四川基础教育研究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研究院简介 | 研究团队 | 研究课题 | 研究成果 | 学术交流 | 实验基地学校 | 名师名校长 | 教学资源 | 师范生风采 | 政策法规 | 《中小学教学论坛》 
名师名校长
提示: 网站导航组件在当前页面和配置下,没有获得可显示的导航项。
当前位置: 首页>>名师名校长>>正文
 
斯霞:“小学教育界的梅兰芳”、“教育界的冰心”
2020-03-08 16:09  

   

   斯霞1910年12月-2004年1月12日),曾名碧霄,浙江诸暨人,当代初等教育专家,被誉为“小学教育界的梅兰芳”,提倡母爱教育和童心教育。因功勋卓著,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又名斯霞小学。曾评为小学特级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宋庆龄基金会全国“樟树奖”获得者等光荣称号,并当选为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她还先后当任过为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江苏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和全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还被聘为全国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1986年,斯霞老师把她的一笔稿费捐给学校,设立斯霞奖学金,奖励学校品学兼有的学生,以后又不断捐钱,至今奖学金已颁发21届。斯霞老师毕生从事小学教育,为教书育人倾尽心血,贡献卓著

  上世纪五十年代,她创造出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小学语文随课文分散识字教学法,大面积、高效率地提高了识字教学的质量。她教导的学生在两年内就认识了2000多个汉字,读了174篇课文,在当时国内小学教育界首屈一指。六十年代,经专家学者总结、论证,斯霞的以语文教学为中心,把识字、阅读、写话三者结合起来”的小学语文教学法,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新华社1963年播发的通讯《斯霞和孩子》向国内外传扬了她的感人事迹。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回到教学岗位的斯霞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精心培育青年教师。她主张通过生动活泼的授课,提高教学效果,来增加教学内容和识字量,反对延长教学时间,主张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尽可能的去满足学生多方面需要,帮助他们打开知识闸门,点燃智慧火花。退休后,她仍一如既往地每天到学校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学校、学生已成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代表作有《斯霞文集》《我的教学生涯》《斯霞教育经验选编》《迅速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读写能力的经验》等。    

教育格言  

“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活泼的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工人能掌握机器,农民能掌握土地,可是机器和土地都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有他自己的思想感情。要很好的掌握儿童的思想感情,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

“有些教师把公开课上成表演课,我很不赞成。我认为课要上的朴实、扎实,讲究实效。弄虚作假的教学思想应当制止,哗众取宠的教学手段应当摒弃,可有可无的教学步骤应当删减,要把精力集中到教会学生学习上来

“学生说话时的仪态也应注意指导。我们不是常会看到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搔头摸耳,答错时吐舌头、拧衣角或是眼睛向下不敢看人等现象么?这些,经过教育都是可以改变过来的。我训练学生站在讲台前,面对全班同学用普通话讲述、朗读、背诵,表扬那些说话从容不迫、落落大方的学生,为大家树立榜样。”      

“有的教师上课过于严肃,搞的学生精神紧张。事实上,在严肃紧张的环境里学习,效果远不如在活泼愉快的环境里好。变师生关系为“猫鼠关系”,应当看作教育的最大失败。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有童心、有母爱。与孩子打成一片,这叫有童心;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这就叫对学生的母爱。

附  李镇西:永远的斯霞(随想录)

     

那天是1月14日,我傍晚登上从成都去南京的飞机。起飞后,空姐给我一张当天的《南京日报》,打开第一版,一行黑体字赫然醒目:“著名教师斯霞去世”。

  当时我的心猛地一沉。眼睛离开报纸看着窗外――傍晚的天空,海浪般翻滚的云朵被晚霞浸染得绚丽而辉煌。

  我不禁在心里感叹斯人已去,霞光犹丽

  第一次听说“斯霞”这个名字,是在读大学的时候。老师讲到“师德”,讲到“爱学生”,总要提到“斯霞”。

  于是,这个美丽的名字就印在了我的心中。

  后来,我长期教中学,相比起我对于漪、魏书生等人语文教育改革的关注,斯霞基本上没有我的视野之内的关注,所以对斯霞的教学艺术和教育思想接触不多,可以说基本上不了解,但我知道斯霞老师有爱心。对我来说,这就够了。

  尽管不是特别了解斯霞,但只要一想起“斯霞”这个名字,我就会想到“母爱教育”;只要报纸上有她的报道,都会吸引我的目光。

20多年来,低调的斯霞“上报率”并不高,然而,只要看到她的名字,我的心湖都会荡起温馨的涟漪。

  我一直把斯霞视为教育界的冰心一样的童真,一样的纯净,一样的温柔,一样的坚韧,一样的淡泊名利,一样的香远益清……

  这样的老师,不,这样的人,现在对我们的民族已经非常珍贵了!

  也许是我的偏见,我总觉得“过去”的先生比现在的老师更有学问――叶圣陶担任过小学教师,朱自清担任过中学教师。1927年就担任小学教师的斯霞,应该也是一位有学问的人。

  不过,如果以现在的“眼光”打量,斯霞的“知识储备”、“学术视野”、“现代意识”似乎也是有限的,可能连“现代意义上合格的语文教师”都算不上;在现在小学文凭纷纷“本科化”的今天,随便找一位拥有学士学位甚至硕士学位,可能读过的书都比当年的斯霞多。

  然而,不过是中师毕业的斯霞却尽心尽力地一点一滴地把自己所拥有的也许有限的知识传给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她一辈子从事的就是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等“低层次”的小学语文教学,可能没有想过成名成家,但她却达到了小学教育的极高境界。

  在我看来,斯霞成功的全部秘密在于――首先是爱孩子的心,其次是兢兢业业而且数十年如一日的行动

  渊博的学识是重要的,激愤的呐喊也是需要的,只是面对斯霞,众多只知空谈而不愿从小处做起的饱学之士,是不是应该有所醒悟?
   

  我想到最近网上关于“那一代”的讨论。斯霞无疑是“那一代”最杰出的代表。

  但如果以同时代的陶行知的标准去衡量,斯霞的理论显然还缺乏“高度”;如果以陈寅恪、马寅初的品格去比照斯霞,她似乎少了一些“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当顾准为思想失去自由的时候,斯霞正享受着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等荣誉……

――前段时间,网上有的人正是以这样的思维去“质疑”巴金的。

  然而,每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唯一的,每一个人的精神历程也是无法雷同的;同样是热爱我们的民族,可报效国家、献身民族、推动历史前进的方式也不可能完全一样。对于20世纪的中国来说,胡耀邦有胡耀邦的作用,张志新有张志新的价值,陈景润有陈景润的贡献,斯霞有斯霞的意义。

  更何况,富有爱心的斯霞同时也是执著的:“文革”中,她倡导的“童心”、“母爱”遭到批判,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修正主义黑样板”,斯霞却丝毫没有在精神上退缩――温柔而坚韧的她却坚持着自己的“童心母爱”站在讲台上,直到85岁高龄退休。

  从这个意义说,斯霞仍然无愧于一个优秀知识分子的称号!

   

  但这位优秀的知识分子,似乎并没有轰动一时的理论,也没有太多的著述,斯霞老师所创造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小学语文教学法,今天看来,这一创造似乎不过是“常识”而已。

  虽然斯霞终其一生,都只是一位小学语文教师;但这是一位“教育家”级的小学语文教师!

  其实,她完全可以成为“当官的”――1978年,斯霞被南京市人民政府任命为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但她坚辞不受。她因此至少会遭来两种人的误解:有人会认为她“傻”,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职位,斯霞居然不要!还有人会感到她“高尚无私”,放弃领导职位而甘当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

  可在我看来,斯霞不过是忠于自己的心灵而作出一个理由应当的选择。她爱孩子,离不开孩子;她的全部幸福,都来自孩子,来自学生!因此,不愿当局长而愿意当教师。就这么简单。

  斯霞生前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为一辈子当小学教师而自豪。”

  我不是鄙薄所有当领导的人――一个人如果能够在更高的位置上为我们民族做点事儿,没有什么不好;问题是,对斯霞来说,可能做小学教师更能够体现她的人生价值。

  很难设想,“斯副局长”会同时又是受孩子们爱戴的“斯霞奶奶”。

  我始终认为,因热爱孩子而兢兢业业上好每一堂课的小学老师,对国家的贡献决不在局长厅长之下。

  这几天,我一直关注着媒体不多的有关斯霞的事迹报道。

  感动我的,是这样一些细节――

  有一年深秋的一天,突然刮起了西北风,气温急剧下降,一些家长为孩子送来了衣服,可还有很多双职工子女仍然穿着单薄。下课后,斯霞回到自己家里,翻箱倒柜,把所有能穿的都拿了出来。大大小小的各种衣服虽然学生们穿得不很合身,但却温暖了一颗颗幼小的心灵。第二天,一个姓吴的女学生拿着斯霞平时穿的红毛衣还给老师,说了声"谢谢"就离去了。斯霞打开毛衣一看,里边还包着一个鲜红的苹果。

  马上要教一年级了,在孩子们还没来报到时,斯老师就会拿着学生的名单,一家一家去家访,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有什么喜好,所以当斯老师在开学时见到孩子们时,她对他们已经非常熟悉了。

  斯霞老师的孙女今年30岁,小时候只上过一个月的南师附小,问及原因,她有点羞涩:“奶奶在南师附小工作,妈妈怕我在那儿上学影响不好,就让我转学了……”

  斯霞老师70多岁时和孩子们玩老鹰捉小鸡、帮孩子们甩长绳。

  退休后的很多年,90高龄的斯霞都坚持每天到学校看看,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她要走遍学校的30间教室,看看每个孩子;后来,随着年龄的增大,斯老师的行动越来越不方便,她还是坚持每天“踱”到学校,再后来,斯老师由女儿扶着来学校。

……

  无论教师的观念如何“更新”,斯霞所倡导并用全部生命去实践的“爱心”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因此,斯霞永恒。
七 

  如果以“级别”“规格”而论,包括追掉会在内的有关斯霞老师的所有悼念活动都不算显赫。在送花圈的人中,级别最高的是彭冲、彭珮云。邓小平同志对小学教师说过:“希望我们做一辈子小学教师。”难道真的“做了一辈子小学教师”的斯霞,去世后不应该享受最高的礼遇吗?

  当然,所谓“最高的礼遇”不一定是国家领导人的花篮,有时来自百姓的哀悼更能让逝者欣慰。斯霞去世后,数百位社会各界人士自发赶到设在卫巷9号403室斯霞老师家里的灵堂悼念。

  人数似乎不太多,但“自发”的性质使悼念活动拥有了特别的分量。

  人们献上的挽幛上写着一行大字:“斯霞老师,我们永远爱您!”

斯人如霞。    

2004年1月16日-20日零敲碎打而成

   

关闭窗口

四川基础教育研究院  地址:http:jjyy.mnu.cn
电话:0816-2837673  邮编:621000